7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提速降費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專題新聞發布會,提出“年底前實現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平均資費水平都同比下降30%的目標”。如今進入“互聯網+”時代,要更好激發經濟活力,就必須提升網速、降低費用。
在這國家支持開放
民營企業進入寬帶接入市場中,國家工信部新聞發言人7月6日明確表示。國家下一步工作將是扶持好民營企業進入寬帶接入市場,讓民營資本能進得來,也可以能流動,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好廣大民眾。為此,
工信部將繼續擴大開放寬帶接入試點范圍,由目前的16個擴大到30個以上。試點民營企業將有望超過100家。工信部將繼續加強跟蹤和服務,及時解決在民營企業進入寬帶接入市場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民營企業進入寬帶接入市場,宣布中國互聯網基礎建設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寬帶業務徹底開放給民資,用戶可以選擇的寬帶數量增多,打破寬帶市場壟斷局面,用戶可以從強制選擇寬帶到以后的可以自由選擇寬帶。以有線寬帶為例,目前是南電信,北聯通,這兩家運營商在骨干網絡建設上具有實際的壟斷地位,完全無法市場化。如果市場由此開放,那么用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質優價廉的服務商,那么,運營商之間的降價就不需要督促。
根據工信部公布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國家已經為8個省份的23家民營企業發放了試點業務批文。就目前通過鼓勵民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23家民營企業也是不留余力的進入寬帶接入領域,已經完成了超過30億人民幣的投資。今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預計在網絡建設的投資將達到4350億元,相對于去年同比增長10%。工信部還預測,未來兩年在網絡建設方面的投入將有可能會超過7000億元。
不過民營企業想成為寬帶接入試點企業的話是需要有相關條件的。試點主體為依法設立的民營企業,認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2000萬元人民幣;有3年以上電信行業從業經驗;有與從事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很重要一點是必須擁有ISP經營許可證資質,就是因特網接入服務經營許可證。
ISP許可證全名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許可證。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主要有兩種應用,一是為因特網信息服務業務(ICP)經營者等利用因特網從事信息內容提供、網上交易、在線應用等提供接入因特網的服務;二是為普通上網用戶等需要上網獲得相關服務的用戶提供接入因特網的服務。ISP的接入方式主要有撥號網絡、小區寬帶和專線接入服務。
申請ISP許可證又一條很重要的條件:申請在全國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經營
IDC或ISP業務的企業,實收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其中貨幣資本不低于實收資本的30%。申請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IDC或ISP業務的企業,實收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其中貨幣資本不低于實收資本的30%。
網絡安全管理要求。按照《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11號)、《互聯網網絡安全信息通報實施辦法》(工信部保[2009]156號)、《木馬和僵尸網絡監測與處置機制》(工信部保[2009]157號)、《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監測與處置機制》(工信部保[2011]545號)的要求,落實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系列標準,制訂并完善網絡安全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接受主管部門對各項網絡安全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信息安全管理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違法網站和違法信息的巡查與處置、用戶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評估等管理制度。按照《互聯網數據中心和互聯網接入服務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和《互聯網數據中心和互聯網接入服務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接口規范》等標準要求,建設IDC和ISP信息安全技術管理手段,具備基礎數據管理、訪問日志管理、違法違規網站及違法信息發現處置等技術能力。
目前,寬帶網絡就像柴米油鹽一樣,企業的運作無時無刻不需要它,特別是在國家推動的“互聯網+”時代,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更高要求的寬帶接入服務,在這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下,市場價值也將會越來越大。在國家正式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情況下,如何在開放初期取得市場準入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