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用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寬帶服務,而當前在我國寬帶運營商的詬病還有不少。隨著國家推進民營企業進入寬帶市場,寬帶市場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我國寬帶服務市場,素有“南電信,北聯通”之稱。這兩家寬帶服務商占據我國寬帶服務的絕大部分市場。
2014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通告》,鼓勵民間資本以多種模式進入寬帶接入市場。自今年3月1日起,工信部正式開放寬帶接入業務,民營企業可以申請寬帶運營商牌照,試點期為三年
近日,國家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指出,今年工信部預計將發放100個寬帶接入試點牌照,試點城市開放到30個省份。
而據中企百通向有關專家咨詢,申請寬帶接入試點牌照首先需要擁有因特網接入服務(ISP)許可證,企業注冊資金需要達到2000萬,企業性質為民資,具有基礎網絡、寬帶等運營經驗的才可以申請民營寬帶運營商試點牌照。
國家開放民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一方面可以讓民營企業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民營企業可以借機拓展新的市場,尤其是在城郊和農村等地區;另一方面也能推進國家制定的寬帶提速降費戰略,有效的緩解在寬帶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壓力
相比基礎運營商,民營寬帶運營商具有三大優勢:第一,體系更加靈活;第二,創新能力比較好;第三,與市場結合得更加緊密。隨著互聯網的越發普及和用戶可選擇的面增加,用戶對運營商的服務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將促進寬帶運營商創新,建立新的商業模式。